top of page

Mobile First 到 AI First,然後呢?

  • 作家相片: 駒米
    駒米
  • 2024年12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兩週前,微軟 CEO 納德拉在訪問中宣告:SaaS 模式要崩潰了,未來是 AI First。大家沉默了,他說的可能是真的,「這次真的不一樣」。AI 不再只是狼來了,狼已經在你家門口。


2017 年的 Google I/O 大會上,Pichai 提出了「AI First」的概念,我想當時沒有引起太多重視。AI 在科技領域早就是「狼來了」。從 20 年前開始每個研究案、產品都要冠上「智慧」。


現在,看到產品名稱上有 "智慧xx",意思是 "它可以聯網" ,就這樣!


除了人臉辨識蠻準之外,Siri / Google 助理 / 小愛同學… 說穿了還是在做 STT(語音轉文字)+ if-then 跑流程。不能說這些服務很智障,但肯定跟智慧沾不上邊。


就算阿法狗擊敗圍棋世界冠軍,也沒讓人覺得生活就被 AI 接管了。畢竟,棋盤再大也離我們的日常太遠。


ChatGPT 問世後,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資訊入口。


它主要帶來的人機互動的三大變化:

  • 「介面操作」到「自然語言互動」: 繞過按鈕、滑動和點擊,只用嘴巴交代。

  • 「使用者控制」到「AI 主動服務」: 用戶不再是操控者,AI 已學會提前完成你想要的東西。

  • 「結構化數據」到「非結構化處理」: 不必再整理好表格才能上傳,AI 自己會抓重點。


這些改變不僅影響了技術層面,也在逐步重塑產業生態。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。


 

設計師們,天黑了

在 Mobile First 時代,介面設計是數位產品的靈魂。UI 設計師們為了讓操作更流暢,投入大量心力。

我們見識到重新設計介面和流程的龐大產業鏈,甚至有人到今天還在問 Desktop first or Mobile first ? 可見 Mobile first 吃了 10 幾年還沒吃完。


但隨著 AI 主動服務的普及,使用者不再需要繁複的操作步驟,甚至可能不再需要明顯的界面。這意味著什麼?


UI 設計師的角色將弱化。



內容,才是王道

文字作為 AI 最主要的學習與輸出媒介,其價值只會更高。這讓資訊供應商和內容創作者面臨挑戰與機遇:如何在 AI 過濾器下突出?


Meta 最近推出文字友善的社群媒體 Threads,還有 GenAI 驅動的 Meta View 智慧眼鏡。


佐克伯的領導技術創新的能力或許不比別家科技巨頭,但抓風向搭便車的本事真是一流。



前端開發的新模式

雖然現在 AI 主要是透過文字搜尋和串接資訊,但我懷疑未來會出現一種標準化的 Widget 模式,讓資料供應商能帶著一套「介面 + 資料」一起送進 AI 服務裡。


現在以文字輸出,加上使用通用套件生成的圖表,太簡陋了。誰能在這裡做出差異化,實現更深度的整合,就能在 AI 生態中站穩腳跟。



專業型 AI 的崛起

雖然 GPT-o 系列已經接近人類智慧,但繼續「無限制升級」未必是未來趨勢。


一方面,AI 進一步提升的邊際效益遞減;另一方面,OpenAI 和其它 LLM(大型語言模型)仍需依賴資料供應商合作,協作才能共生。與其把所有企業「輾死」,還不如畫出一個合作邊界,大家在各自領域賺各自的錢。



個人化的應用與服務

納德拉在談「AI 是否造成大規模失業」時,巧妙地丟出一句:「企業人事成本會降,但每個人將變得更貴」。


翻譯一下就是:少數精英 + AI 就能搞定大多數工作。


但這是不是表示更細緻的客製化服務能提供給市場?


當開發成本下降,完全定制的軟體和服務真的能做到「你要什麼,就給你什麼」。這可能為前端開發和設計師帶來新的機會。



 

兩個不確定

  1. 軟體還會不會存在?

    納德拉說 Excel + Copilot 簡直天作之合。很多服務也都大量導入 AI ,讓 AI 來操作舊有系統,那是因為現在既有系統還有 10 多年的功能累積。 但是,AI 既然有能力自行寫 Python 完成分析,我懷疑我們真的還需要知道 =vlookup(A1, B1:B, 3) 這類函式嗎?

  2. AI 怎麼幫供應商賺錢?

    GenAI 把所有企業都打趴下沒好處,它自己還是需要有人源源不絕地餵資料進去。所以長遠來看,應該會發展出付費授權、廣告收益或其他方式,確保資料供應商也有甜頭。 至於會不會衍生出什麼新的生態系?不知道,充滿未知。


 

AI First 到下一步


從 Mobile First 到 AI First,帶來的不僅是技術創新,也是產業與商業模式的全盤改寫。


挑戰仍在,但值得我們以冷靜又幽默的態度去面對這個「前所未有又讓人眼熟」的世界。


תגובות


駒米 JUMI

部落格《JUMI》創辦人 / 系統開發顧問 / 獨立開發者 

時常分享數位工具、系統實務、及讀書心得。10 多年開發與管理經驗,最愛用 Google Workspace 進行團隊的流程優化。曾主持 Kensington、Johnson 等公司的產品開發,建置超過 50 個系統。

Mail-amico
​訂閱電子報 

取得最新的生產力文章及工具包

​感謝你的訂閱!

​追蹤駒米 JUMI
  • Portaly
  • Line
  • 線程

2025 駒米 JUMI | 圖片來源 Freepik, Storyset, Flaticon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