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問句,交流中最討厭的偽裝
- 駒米
- 4月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你有沒有被人用「你不覺得這樣很奇怪嗎?」這種方式堵得啞口無言?
當然有,我們都經歷過。
上週我參加了一個朋友聚會,有位大哥整晚都在用反問句發表高見。
「你們難道不認為政府應該這樣做嗎?」「誰會不同意這個觀點呢?」
全桌人都在心裡翻白眼,卻礙於情面笑著點頭。回家路上,朋友私下吐槽:「那個誰,到底是來聊天還是來演講的?」
問句與反問的差別很明顯:
提問是想開啟對話;
反問只想關閉話題。
用反問句的人根本不期待回答,只是把自己的觀點偽裝成問題。
「你不覺得這樣很奇怪嗎?」的潛台詞就是:「這很奇怪,你必須同意我。」
我曾在一本溝通心理學的書上讀到,慣用反問句的人往往有強烈的控制欲,他們不是在尋求對話,而是在尋求認同。通過這種方式,他們既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,又能假裝自己很民主、很開放。真是 "高明" 的話術。
比較這兩句話的差別:
「你知道要開會嗎?」
「你不知道要開會嗎?」
只差一個字,差別大了去了。
前者是想聽解釋,後者是想聽道歉。
成年人之間的對話應該更直接。
想要表達觀點就直說,何必躲在問號後面裝無辜?5W1H開頭的真問題(what, why, when, where, who, how)才是真心想擴展交流,延伸對話。
下次當你想說「你不同意這很荒謬嗎?」時,不如直接說:「我覺得這很荒謬。」至少誠實點,別把自己的判斷強加於人還假裝在徵求意見。
當然,這只是我個人看法。
Comments